Premiere pro的多重工作序列Sequence擁有獨立的Timeline,可獨立調整各別的影/音軌內容。Audio track分成Mono、Stereo和5.1聲道(不要說成「音道」,...會讓人家誤會

##CONTINUE##
另外,這一版的轉場效果不再是另外開一軌來製作了,不像之前A/V Editing那樣。也就是說,每個軌的屬性都一樣:多層影軌堆疊時,上影軌會覆蓋到下影軌的素材(就像Photoshop的圖層概念,);而音軌堆疊時則是同時顯現多層音訊內容。這個概念很簡單很直覺。

(圖一,Timeline時間軸在Premiere的最下面。)

(圖二)
1.Sequence標籤,上一篇說過可以在Project視窗中新增新的Sequence來編輯。Sequence和Sequence之間編輯是互相獨立的。
2.時間指針,顯示現正播放畫面。
3.觀看區域,滑鼠點在右邊緣綠色準新位置上,往左右推拉可以改變時間軸的大小。
4.拖拉此槓可以改變時間軸大小改變時間軸比例,縮小或擴張。
5.把眼睛點掉表示不顯示此軌內容,反之,將眼睛點開則顯示此軌內容。(概念同Photoshop的圖層觀念)
6.鎖定此軌,會出現如斑馬線般線條,表示此軌不會被更動。
7.右上角的小三小形,選擇Audio Units將尺規改成以音訊單位顯示。
8.在此處按右鍵,可以增加/減少影音軌。
9.標記(Mark),在時間指針上做標記,熱鍵是*號。
在標記點上按右鍵,出現

(圖三)
Set Sequence Marker裡的In、Out分別是設定播放點和停止播放點。在Timeline播放的時候如果有In的標記就會從In這個標記開始播放,播放到Out的標記。
Go To Sequence Marker中的Numbered,可以設定此標記的編號。
Clear Sequence Marker就是清除這些標記囉!
若在標記上點兩下,可以進一步的編輯標記內容。

(圖四)
在Comments加入註解文字,Chapter設定影片輸出時的章節名稱,Web Link設定串流視訊格式輸出時的超連結目標。
使用停格效果:
在Timeline的某個素材上點右鍵>Frame Hold。

選項中的Hold On有In Point, Out Point, Marker 0。若如上圖勾選Hold On且是In Point,則當時間軸播放到此素材時,畫面將會停在In Point上造成停格效果。同理其他的Out Point, Marker 0亦是。(Marker 0是將畫面停格在標記0上。)
在Timeline上的素材想刪除,有兩個方法:
點選該素材後按鍵盤上Delete鍵。後面的素材不會遞補上,而會在原素材的區段上留下空白。
或是
點選該素材後按滑鼠右鍵,選擇Ripper Delete,該素材被刪除後,後面的素材會自動補上去靠攏。
這裡要注意一點的是關於Render(運算)的事情。
當你把素材從Project移到Timeline、增加了一個新特效或是修改了什麼東西,Timeline的時間軸下方會出現紅色的Bar,表示需要經過運算(Render)之後才能得到正確的結果。

(圖五)
圖五,我將素材1103629855.jpg放入影軌中,上面出現了紅色的Bar,表示這段需要按Enter運算(Render)過才能正常觀看。運算後,Premiere會產生一個.avi檔案記錄下所有影片的結果,放在暫存資料夾中。當你預覽影片片段時,其實Premiere就是去執行那個暫存的.avi檔哩!而當你要匯出(Export)成影片檔時,其實就是從這個暫存檔轉換過去的。
在這當中會有個問題,假如Premiere在Render過程中有其他需要耗運算的程式一邊在執行中,很容易產生畫面lag的情況


Timeline上有個自動吸附的功能(圖六1.),

(圖六)
在Timeline中拖拉素材時,素材靠近時間指針會自動吸附過去。利用這特性,如果要對素材標定位(圖六2.),時間指針最好可以先找到該點,再把素材拖拉過去,素材就會靠上去時間指針了(圖六3.)。
利用鍵盤上的Page Up鍵可以讓時間指針跳到上一個編輯點,Page Down可以跳到下一個編輯點。Home會跳到時間原點,所以,End就是跳到時間停止點囉!Home鍵在要播放全段影片的時候應該比較常用到。ㄛ~對了!空白鍵是播放鍵與暫停鍵。
將影音分離

(圖七)
點選一個Timeline上的素材(031217皮蛋玩球),按右鍵,選擇Unlink Audio and Video(圖七1.),素材名稱(031217皮蛋玩球)下引線會消失表示影音分離了(圖七2.)。在Timeline空白處點一下(圖七3.)後就可以個別拉動或編輯被分離的素材了。若要將兩素材重新連結,點Video的素材後按著Shift鍵繼續點選Audio的素材將兩個選取起來,按滑鼠右鍵選擇Link Audio and Video。
To Be Continued......
No Response to "2、Premiere Timeline 時間軸介紹"
張貼留言